一路“碳”寻 “风光”无限
阿勒泰将建成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记者 王子源 常轶茹 实习记者 王景鸿 姚晨
在阿勒泰广袤戈壁,白色风机挥动“臂膀”,将呼啸朔风转化为绿色电能;大漠深处,深蓝色光伏电板整齐排列,将阳光源源不断变为清洁能源;阿尔泰山脚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酣,为绿电系统打造“超级充电宝”……
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升压站
作为新疆水、风、光资源富集区,阿勒泰清洁能源资源可开发总量达5.5亿千瓦。近年来,地区立足资源优势,将其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大力发展,今年年底前预计建成并网规模550万千瓦,将建成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追风逐日”加快开发 “风光”自此变“绿电”
入秋以来,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风机吊装作业有序推进。
据了解,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配置85台10兆瓦风机和18台8.35兆瓦风机,配套新建两座110千伏升压站及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7亿千瓦时,满足约84万户家庭用电需求,每年节约标煤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0万吨,生态效益明显。
北疆“风光”自此变身“绿电”,戈壁从此有了心跳,焕发出绿色生机。
风电光伏“绿色”属性明显,但“靠天吃饭”的特性使其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需储能等调节性电源支撑。为此,阿勒泰地区加速“储”侧增容调峰,新型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
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十四五”以来新疆首个核准开工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国内已建、在建气温最低的抽水蓄能电站,被誉为“中国最寒蓄”。
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
“它是个藏在大山体内的‘充电宝’。”新华(布尔津)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李敬形象地介绍道,“电站利用地势高低建设上下水库,电力富余时利用低谷电能将下水抽到上水库储能,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以水为介质实现电能、势能循环转化,起到电网安全运行的‘调节器’作用。”
这一“巨型充电宝”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总投资103.078亿元,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地下厂房系统及地面开关站组成。设计年抽水用电量37.52亿千瓦时,年均发电量28.14亿千瓦时。建成后将成为阿勒泰电网调峰的重要力量,有效缓解调峰压力,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供电可靠性。电站每年可节约标煤9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79万吨。
这是阿勒泰能源向“绿”向“新”加速转型的缩影。今年,全地区在建清洁能源项目26个,总装机规模1384.5万千瓦,较2022年(188.75万千瓦)增长633%。
上下游协同破局 “资源富矿”延伸出“产业生态链”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逐步扩大、发电量不断上升,新能源消纳工作已按下“加速键”。地区在推进新能源开发的同时,深入践行“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提升自我消纳能力。
“我们设计算力4000P,建设算力机柜350个,设备国产化率超60%,年耗电量7000万千瓦时,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算力+应用’输出模式,全力支持本地清洁能源消纳,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布尔津县云数智算中心项目总经理朱士举说。
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
今年,绿色低碳智算中心、新能源(气象)智算中心、云数智算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超50亿元。阿勒泰正将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戈壁滩上的风电、光伏转化为驱动千行百业的智能算力,书写“算力即生产力”的边疆实践。
2025年4月3日,阿勒泰市绿色低碳智算中心项目开工。
通过建设智算中心集群,阿勒泰探索出“能源—算力—产业”闭环:阿勒泰市绿色低碳智算中心依托100%绿电供电,规划算力规模2万P,可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工业仿真等高算力场景,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哈巴河县新能源(气象)智算中心将新能源开发与气象大数据结合,通过精准预测风光资源波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效率20%以上,同时为农牧业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布尔津县云数智算中心聚焦智慧矿山、冰雪旅游数字化,实现算力资源跨区域调度,服务东部企业低时延算力需求。
这一转型不仅破解了“能源外送收益低、本地产业升级难”的双重困局,更让阿勒泰从“输电者”升级为“输算者”,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占据节点。
东方电气(布尔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三大智算中心的共同底色是绿色低碳。阿勒泰市智算中心采用液冷技术,PUE值低至1.2,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30%以上;哈巴河县新能源(气象)智算中心通过绿电直供和余热回收,实现能源循环利用;布尔津县云数智算中心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80%以上,响应国家“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政策。“绿电赋能算力,算力反哺产业”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碳排放量,更让算力中心从“用电大户”升级为“节能标杆”,为全国绿色算力发展提供“阿勒泰样本”。
算力的价值不在于机房里的服务器,而在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阿勒泰地区三大智算中心建设让“纸面算力”升级为“现实动能”,构建起产业融合新生态。
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
当戈壁滩上的风机与机房服务器共舞、冰雪与数据流交融,阿勒泰地区正以“绿电赋能算力、算力驱动产业”的智慧,将算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产力。
不仅是算力,聚焦清洁能源延链补链强链,阿勒泰地区今年签约、洽谈硅铁合金、化成箔、高纯石英砂等工业项目15个,预计带来总投资258亿元。同时,围绕提升绿电就地消纳能力,8个算力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配套新增清洁能源500万千瓦,算力项目就地消纳电力5亿千瓦时,绿电消费比例100%,新增产值1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清”装上阵,有“备”而来
将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装备制造突破是关键一环。
装配、调试、检测、包膜……8月15日,东方电气(布尔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生产车间内,犹如“太空舱”一般的白色机舱外壳有序放置,工人们忙着装配和调试风力发电机组。
一台风电机组主要由机舱、轮毂、叶片和塔筒等组成。在东方风电(布尔津)新能源有限公司厂长袁浩引领下,记者走进一座长约12米、宽高约5米,重达140吨的机舱。
“你看,这是6兆瓦风电机组,它1小时的发电量可满足约1200户家庭1天的用电量。”袁浩自豪地说。
2024年,东方电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以“立足新疆、辐射西北、走向中亚”为目标,在布尔津县投资约1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千瓦陆上6.0兆瓦—10.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制造基地。该项目位于布尔津县工业园,占地面积约43.21亩,2025年5月厂房建成投产,带动当地就业200余人。
在阿勒泰泰胜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百米高的塔筒整齐排列,焊花飞溅,一幅工业生产图景跃然眼前。目前,该基地满负荷运转,一批批高标准风机塔架持续下线,为全疆乃至中亚地区新能源项目输送核心装备。
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
据了解,该生产基地总产值达1.82亿元,具备生产1.5兆瓦以上各种重型风机塔架能力。
“我们选择落户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就是看中国内、国际‘双市场’辐射能力。”阿勒泰泰胜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军说,“凭借吉木乃独特区位优势,公司市场辐射半径超500公里。生产设备不仅能满足新疆本地新能源建设需求,还可借助口岸通道进入中亚风电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
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
随着清洁能源建设规模大幅提升,许多风机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前来投资,戈壁滩由此“长”出绿电产业群。目前,6家风机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开工,基本形成风机、塔筒、叶片“三大件”全产业链本土化制造,可新增投资7.2亿元。
从1950年只有一个150千瓦小水电站,到今年全地区建设装机规模达1419.5万千瓦,成功并网550万千瓦……一幅幅“绿电澎湃”画卷,展现出阿勒泰清洁能源产业的勃勃生机。
“面向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3255万千瓦剩余风电资源量,持续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