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诗词编成舞、课文变话剧……语文教学花样多
天山网-新疆日报 记者 李嘉妮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树简笔怎么画?问是什么手势?”
……
4月21日下午,在尼勒克县木斯镇乌图九年制中心学校,琅琅读书声从三年级教室传来,来此轮岗交流的尼勒克县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张明,指导学生运用手势舞,让学生品味经典韵味。
张明(右一)和他的学生。本人自拍
“希望孩子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走出这里,拥抱世界舞台,探索无限可能。”张明说。
2019年秋,刚从西安欧亚学院毕业的张明站在人生岔路口,他选择奔赴新疆尼勒克县支教。面对亲友的不解,这个陕西小伙却满腔热血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
初到尼勒克县,边陲艰苦远超张明想象:气候干燥让他时常遭受鼻腔出血之苦,“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温差也是考验。更具挑战性是语言关,当地部分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薄弱,影响教学进度。
面对一个个难题,张明没有退缩,而是因材施教。
“孩子能歌善舞,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把古诗词编成手势舞,让他们在舞蹈中感受诗词韵律之美,进而培养他们对中华经典诗词兴趣。”张明分享着他的教学灵感。
在他看来,传统诗词教学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稍显枯燥,而将诗词与孩子们喜爱的舞蹈相结合,或许能激发学习热情。
事实正如张明所想,“舞蹈+诗词”教学方式取得显著成效,孩子们很快就沉浸其中,学习兴趣大幅提升,学习速度也明显加快,有的学生说,“以前背诗词觉得好难,现在边跳边学,感觉有趣又好记!”
除了将古诗词编成手势舞,他还充分挖掘孩子们天赋,引导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方式演绎课文。他自创“声音魔法课”,用动画片配音激发孩子们表达欲。他还组织“小小新闻主播”比赛,甚至带着学生到广场上朗诵……而他做的这些只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2022年,张明指导学生松格拉·叶力江参加第八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暨社会艺术朗诵教学成果新疆区展区活动并夺得“凤凰新星金奖”。孩子父亲很是激动,专程向他表示感谢。
作为语文教师,张明这位“孩子王”脚步不止于校园。每个周末,他都会去当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推广并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累计培训各族青少年1000余人次。
在张明影响下,2021年,“推普联盟”——百灵鸟诵读社诞生。社员走进巴扎宣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景区举办“送经典进景区”活动,连续两年协办尼勒克县主持人大赛。今年4月,团队朗诵《梦中的草原》在“品读经典 声动新疆”第五届全民诵读大赛中获二等奖。
六年时光,“外乡人”已成为地道“新疆儿子娃娃”。有人问他是否后悔放弃大城市发展机会,张明指着中国地图笑道:“你看,西安到尼勒克的直线距离,在孩子们琅琅书声里早已归零。”
“现在正筹备打造新媒体推普工作室,希望能让更多人受益。”张明说,将继续为西部教育发光发热,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最耀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