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背“智”造到产业新范式 新疆这家企业的智慧养殖真“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孙芳婷报道)“这是给牛佩戴的智能电子耳标、开放式学习智能项圈,就跟牛的‘贴身小秘书’似的。通过它们,我们能精准掌握每头牛的生长、繁育和健康状态,实现精细化养殖。”7月25日,在“未来互联网·夏尔希里新对话”活动中,新疆天莱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天莱农牧集团)工作人员的讲解,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养殖新世界的大门,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7月25日,参加“未来互联网·夏尔希里新对话”活动的专家、企业代表走进新疆天莱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网信办供图
新疆天莱农牧集团作为新疆“智慧养殖”的标杆企业,在现代农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上成果卓著。旗下“天莱香牛”声名远扬,出疆牛肉占企业总产量的比重超50%,还肩负着近5年国内各类高级别赛事的保供重任。
与新疆天莱农牧集团合作的新疆嗣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祝刚介绍,在智慧养殖的实践中,天莱农牧集团构建了全方位的数智化管理体系。在养殖环境监测与控制上,牧场新建了完善的数字网络设备,从强电弱电铺设到通信站、野放站等设施一应俱全,实现养殖环境实时监控与自动化控制。与之配套的养殖管理平台,集成多项关键功能,结合智能监测设备,为肉牛健康成长筑牢防线。
育种环节更是科技感满满。AI视觉成像技术犹如一双“智慧之眼”,精准采集牛只体尺数据,助力优化选种配种。智能发情监测项圈则像一位“贴心助手”,实时追踪母牛生理状态,精准判断配种时机,大幅提升配种成功率。这一系列数字化手段,让种牛繁殖率提升12%,犊牛成活率从85%跃升至92%,育成周期缩短2至3个月。
在提升经济效益方面,TMR精准投喂系统宛如“智慧大厨”,依据牛只身体状况自动调整饲料配比。同时,物联网传感器时刻监测牛舍环境,联动通风系统为牛群打造舒适育肥环境。肉牛日均增重从1.2kg提升至1.5kg,饲料转化率从6:1优化至5.2:1,单头牛育肥成本降低15%。2024年,集团肉牛出栏量达3.2万头,较2023年增长5%,平均出栏体重从580kg增至620kg,还完成科学改良肉牛5.1万头。
祝刚说,新疆天莱农牧集团联合多方自主研发农牧业全产业链软硬件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行业空白,助力保障国家农牧业大数据安全。同时,夯实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此次“未来互联网·夏尔希里新对话”活动,让新疆天莱农牧集团的智慧养殖模式成为焦点。其以智能为翼,在现代农牧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