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慧牧场看新疆乡村振兴创新路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一个人养殖80头牛、两人管理3000亩棉花……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新疆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并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模式,为乡村振兴开辟出更多创新路径。
养牛用上了计步器
奶牛一天走了多少步?安装在奶牛蹄上的计步器,会清楚地给出答案。
7月23日,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党委网信办承办的“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新疆天瑞祥牧业有限公司。在这里,评论专家、正能量网络名人代表们看到,每一头奶牛蹄部都套着一个计步器,用于监测奶牛日常步行数据。当某头奶牛步行数大幅下降,兽医会将该奶牛挑选出来,检查是否生病;当步行数据大幅上升,则预示着该奶牛可能发情了,可进行配种。
7月23日,参加“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的评论专家刘仰在新疆天瑞祥牧业有限公司牧场体验喂小牛犊。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新疆天瑞祥牧业养殖有8000余头奶牛,其中3000余头奶牛需每天挤奶,日产鲜奶约100吨。挤奶大厅内,80个站位的挤奶转盘缓慢旋转,奶牛在挤奶转盘上站9分钟,转一圈后,挤奶罩杯自动脱落,完成挤奶。
挤完奶后,奶牛返回“宿舍”休息。“宿舍”的天幕可感知温度,会根据户外温度自动开启和关闭,给奶牛生长创造舒适环境。相比成年奶牛,刚出生的小牛犊待遇更好,它们都有单间“别墅”居住。
以数字技术赋能奶牛养殖,传统畜牧养殖“科技范”十足。现在,新疆天瑞祥牧业已做到1人养殖80头牛,还成为了中小学生研学游基地。“今年,已接待1万余人次学生参观,他们来到这里,不仅能学到养牛知识,还能与小牛犊互动,体验用奶瓶给小牛犊喂奶。”新疆天瑞祥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红军说。
新疆天瑞祥牧业有限公司智慧牧场里的80个站位挤奶转盘。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数字技术改变种养模式
事实上,数字技术赋能畜牧养殖,改变的不只是养殖环节,还包括畜牧监测管理、疫情防控等。
在克拉玛依市,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改变了全疆牛羊养殖数据统计模式。“过去,畜牧养殖数据靠人工收集,得从村和牧场逐级上报到自治区,耗时少则半月,多则一两个月。现在防疫员实时上传养殖数据,管理人员轻点鼠标,大到一头牛,小到一枚蛋,都能追溯到从哪里来、又流向哪里去。”新疆七色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彪说,通过公司开发的平台,可清楚地看到全疆畜牧产品流向,并在网上形成一条条线状运动轨迹。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种植,新疆棉花种植实现少人化。玛纳斯县玛纳斯镇山丹户村棉农张宏远有100亩棉田,2020年春播期间,他因在棉田用废弃材料自制架子鼓演奏走红,被称为“新疆棉花哥”。张宏远能坐在棉田边快乐演奏,歌唱幸福生活,背后是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
近年来,玛纳斯县将数字农业作为“一号工程”,已打造70万亩集卫星遥测、水肥一体、四情监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等为一体的全疆最大数字农田。棉农坐在家里,打开手机APP,轻轻一点,就能浇水施肥。在数字农田,现在棉花从播种到采摘,全程机械化,将像张宏远这样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
在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的3000亩超级棉田内,艾海鹏和凌磊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景(资料图)。汪志鹏摄
依托数字化农业技术、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巴州极飞农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两名“90后”小伙——艾海鹏和凌磊,在尉犁县管理着3000亩“超级棉田”,打造出可复制、可借鉴的“数字棉花”种植样本。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步伐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此后我国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底座”建设,逐步构建起数字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
聚焦于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进涉农数据共享互通、培育数字化应用场景等领域,“十四五”以来,中央网信办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数据局等11个部门组织遴选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截至目前,已公布两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新疆库尔勒市、吉木乃县、玛纳斯县入选。
在此期间,霍尔果斯市、乌苏市、富蕴县、伊宁县、塔城市、若羌县、疏勒县、和田市等21个县(市、区)也入选为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
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了《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了包括“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推进智慧美丽乡村建设”等9个方面任务。
在国家、自治区系列政策支持下,新疆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发展。以智慧农业发展为例,手机、无人机等已成为新农具;智慧牧场、云端牧场、超级棉田、超级番茄等新型农牧场加速构建。当前,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让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弯腰挥锄”模式,转变为“数字农机矩阵的高效协作”。
“数字技术点燃乡村振兴创新火花,特别是农牧业领域,新疆机械化程度高,数字技术有着广泛应用场景,可打造出全国示范样本。”新疆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兵表示,新疆应加快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