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万里行·征途丨石堆里藏着“金矿”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堆哦,它价值十多亿元呢!”近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南疆组成员来到叶城工业园区采访时,新疆锌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苏永健指着一处毫不起眼的石堆说。
这看似普通的石堆其实是能生产次氧化锌粉、铅锭、锌锭等工业原料的矿石,来自位于和田县的新疆火烧云铅锌矿。
2024年,由郴州柿竹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新疆锌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叶城工业园区,建设包括年产20万吨次氧化锌生产线项目、二次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多金属矿产及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等5个部分,计划总投资80亿元,打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把矿石“吃干榨尽”。
眼下,公司20万吨次氧化锌生产线项目已投产,正在建设年处理100万吨铅锌矿浮选厂。
这家公司为什么会选择在叶城发展?
“因为叶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还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苏永健说。
叶城县素有“天路零公里”美誉,国道219穿城而过。叶城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锂、铁、铜、铅、锌等33种矿种,占新疆已发现152种矿产的21.7%,矿床矿化点达123处。
今年以来,叶城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绘制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链图谱,通过“以商招商”,吸引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同时,建立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成功引进24个优质项目入驻园区,总投资超过230亿元。
针对绿色矿业板块,园区科学布局铅锌、铁、铝、硅基、碳基五条绿色矿业产业链。如,年处理60万吨锂辉石选矿厂项目,年产30万吨石英石项目,年处理15万吨铜、钨、锂项目……一个个关键项目支撑起园区延链、补链、强链目标,提升了园区“探矿—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速度。
为了强化产业支撑,叶城县还实施“藏矿疆炼、临近资源加工”战略,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周边地区丰富的矿业资源,推动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发展。
新疆叶城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硼酸生产企业,已入驻园区16年。该公司从西藏阿里地区买入硼镁矿资源,在叶城完成加工,产品销往全疆各地。“今年公司生产线完成了技改,订单量持续攀升,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2亿元,较去年翻一番。”公司总经理李忠说。
目前,叶城工业园区已入驻242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产值超亿元企业5家。
今年6月初,国道219上的昆仑一号隧道、二号隧道、三号隧道通车,不仅缩短了新疆至西藏的时间,也让过往车辆无需再翻越三个艰险的达坂。
“随着这条串联起新疆、西藏及沿途多地的交通干线通行变得更安全高效,叶城的区位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叶城工业园区发展势头也将更加强劲。”叶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尔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