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万里行・遇见丨一件POLO衫里藏着什么?
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近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走进裕民县,街头满眼都是同款POLO衫,黑、白、蓝、灰底色,左胸绣着“富裕民间”。
以前来,穿的人没几个。现在,大家像是约好了,把它穿成了日常。
为啥?
锦裕・五味里美食街的烟火气里,安冬梅守着手工编织摊,身上那件POLO衫洗得发了软,领口磨出了毛边,她却穿得自在。“不光是料子舒服,心里更舒坦。”她说。
这条现在能闻着烤肉香、听着欢笑声的街,两年前还是哈拉布拉乡北哈拉布拉村一条灰扑扑的巷道。2022年,援疆力量和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一到,泥巴路铺成了青石板,矮房改成了亮堂商铺,“吃住行游购”全齐活了。“政府搭了台,咱才能唱好戏。”安冬梅数着摊位上的订单,“游客多了,收入翻了番,穿这衣服出门,就觉得自个儿是裕民往前跑的一份子,踏实!”
这踏实,藏在脚下的路里。老一辈裕民人都记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曾是出门的标配。如今再看,“6纵7横”的大道织成了网,背街小巷的硬化率实打实到了100%。一到傍晚,1364盏路灯顺着街路亮起来,灯杆上的中国结、灯笼映着光晕,不光照得路明晃晃,更把那点文化根脉的暖,渗进了日子里。
裕民县统计局干部赴乡镇开展普查工作。裕民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往红花小区、金地西区这些老小区走,更能摸着日子的温度。改造后的楼院清清爽爽,智能充电桩在单元门口“站”成一排。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来;冬天屋里不用裹棉袄,暖气烧得旺旺的;污水处理、天然气这些藏在地下的“功夫”,也悄悄托着地上的舒心。
安冬梅总说“县城美得挪不动脚”,这话一点不假。裕民人把家园当成绣品来打理,城市绿化覆盖率飙到47%,人均能摊上近29平方米的公园绿地。他们还琢磨出“一月一花一主题”的巧思,一年培育150万株花,“边境花城”绣成了“月月有花开,季季有景看”的模样。
穿POLO衫的人里,裕民县妇联干部努尔库兰・沙特那提的行李箱总带着这件衣服。“就盼着有人问!”她眼里闪着光,一开口就能数出家底:新一中校区添了400个学位,“锦裕示范班”的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亮眼;医院里,免费的个性化体检上门,疆内外专家排着号来坐诊,真有急病还能走绿色通道……这些日子里的甜,她能说上大半天。
江格斯乡阿克铁克切村的党支部书记段婷,更是把这件衣服穿成了“宣传服”。“游客瞅见问一句,我就能把村里的新光景倒个遍。”她指着远处的田埂,“你看那水库和高标准农田,从前的‘望天田’,现在成了旱涝保收的宝地;良种繁育中心的种子撒下去,产量噌噌涨;巴什拜羊提纯复壮后,一只羊能多挣好几百元。”
最让她得意的是,红花、巴什拜羊这些特产都挂上了防伪溯源的“身份证”,从地里到餐桌全盯得牢,“种养殖户的腰包,这几年鼓得像揣了小皮球!”
数据最实在:2020到2024年,裕民县生产总值从18.25亿元涨到28.63亿元,招商引资的钱从3.62亿飙到31.31亿,城乡居民的口袋更是鼓得明显——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7887元涨到 33812.7元,农村居民从15687元提到22102元。
这些数字不用喊口号,就藏在穿POLO衫的人笑弯的眉眼间。
衣服到底打哪儿来?
裕民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陶睿摸着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POLO衫说,这衣服是2022 年巴尔鲁克旅游发展公司做的文创,“富裕民间”本是县域公共品牌,当初就为活动时好认人,没成想成了大家的“心头好”。
“都是自个儿掏钱买的!我三件,老公四件,换着穿都乐意!”裕民县宣传文化产品鉴定中心主任刘雪彦快人快语,手机里存着更鲜活的数:2024年,503万游客涌进裕民,带来35.62亿元收入,“这数搁五年前,想都不敢想!”
新疆巴尔鲁克旅游发展公司的总经理郭磊说,两年多卖了7000多件。“大家爱穿,是认‘富裕民间’这四个字,信裕民这片土地的明天。”
这衣服里藏着的,从来不是印在布上的冷字。
是6万裕民人摸着增收账本时指尖的热乎,是教邻居学手艺时眼角的欢喜,是踩在硬化路上脚掌的踏实,是望着满城繁花时心头的骄傲。更是各族群众在锅碗瓢盆的交响里、在邻里互助的暖意里攒下的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几个字,揉进了炊烟、绣进了日子的褶皱里。
这才是"富裕民间"最鲜活的模样:不只是钱包鼓起来的实,更是心气儿聚起来的暖;不只是看得见的新房新路,更是融在骨子里的认同与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