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万里行·对话丨昆仑隧道贯通 天路起点跃迁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6月初,新藏线昆仑一号隧道、二号隧道、三号隧道通车,大幅缩短了从新疆至西藏的行车时间,让叶城的区位优势变得更加明显。”近日,叶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尔旦在接受“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南疆组成员采访时说。
新藏线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最重要通道,也是国道219的一部分。3个隧道通车后,过往车辆无需再翻越3个艰险的达坂,让这条串联起新疆、西藏及沿途多地的交通干线通行更安全高效,不仅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降低极端天气和复杂地形带来的通行阻碍,更有力促进了沿线各地在物流、旅游、产业等方面的联动发展。
坐落在叶城工业园区的新疆叶城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硼镁矿生产加工企业,公司所需的原料来自西藏阿里地区,产品销往新疆各地。该公司选择在叶城落地,正是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
“叶城县矿种多样,储量丰富。随着叶城工业园区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越来越多本地产品将通过国道219销往全国市场。”马尔旦说。
目前,叶城县已发现锂、铁、铜、铅、锌等33种矿种,占新疆已发现矿产的21.7%,正科学布局铅锌、铁、铝、硅基、碳基五条绿色矿业产业链。叶城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油气开发区天然气地质储量达398亿立方米,石油地质储量达3000万吨。同时,叶城也是玉石之乡,探明储量10万吨,远景储量100万吨以上。
今年,叶城县依据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明确上下游产业发展方向,成功引进24个优质项目入驻园区,总投资超230亿元,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下了坚实基础。
年处理100万吨铅锌矿厂项目落地,为叶城工业园区后续开展冶炼和精深加工提供原料保障;年处理60万吨锂辉石选矿厂项目不仅提升了锂辉石初加工能力,也为下游锂电池材料加工提供了条件;年产30万吨的石英石项目填补了园区硅原料加工环节的空白,减少硅基材料产业链原料供应对外依赖,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稳定性;年处理15万吨的铜、钨、锂项目和年处理30万吨氧化锌等项目,完善了叶城县有色金属多品类加工环节,补齐了当地在复杂金属矿综合利用方面的短板……
“通过‘以商招商’,园区吸引下游的配套企业聚集,我们建立了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马尔旦说。
叶城有“天路零公里”之称,交通区位优势的释放,将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叶城县是中国登山探险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从这里可以通往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从新藏线“零公里”出发,可以沿国道219线游览壮美风光,走向世界屋脊。
叶城县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81万人次,旅游收入近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43%、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