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看民族团结大院风貌,寻非遗文化踪迹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李雄心摄影报道)9月13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塔城地区额敏县额敏镇塔斯尔海村,采访榆柳巷民族团结大院建设、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等情况。
9月13日,采访团在额敏县记忆馆前了解榆柳巷名字的来历。
榆柳巷,因巷道边一棵树龄超百年、榆柳合体的古树而得名,巷子里32户居民涵盖9个民族。几十年来,这棵榆柳树见证了许多欢声笑语,也孕育了不少动人故事。如今,巷道旧貌换新颜,从老旧街巷变身特色民俗文化街,发生了巨大改变,但邻里间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却始终未变。
9月13日,游客从榆柳巷文化墙旁边走过。
在榆柳巷,可以看到多元化的建筑风格、听到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品尝到美味可口的多民族美食。64岁的林忠东和71岁的库尔鲁西·乌斯曼是一对好朋友,两家人是门对门好邻居。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做了30多年风干肉生意,互相帮助,如同亲兄弟一般。
9月13日,采访团在榆柳巷民族团结小院采访。
额敏县记忆馆位于榆柳巷,于2021年新建,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额敏县文旅局党组成员范红丽介绍,榆柳巷以“一人一馆多院”为定位,推进民俗街巷的打造与品质提升。一人:围绕典型事迹打造民族团结大院;一馆:打造额敏城市发展变迁记忆馆;多院:以榆柳巷住户为主进行庭院建设和产业小院打造。
9月13日,采访团成员在榆柳巷额敏县记忆馆葫芦烙画非遗技艺研学基地拍摄。
榆柳巷中,民族团结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共同构成了新疆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在这里,不同民族的人们凭借深厚的情谊,一同谱写了一曲美妙的和谐之歌。
[责任编辑:杨玮璇]